光電工程系列課程教學團隊是以《應用物理學》和《電子科學與技術》專業為建設平台,以伟德BETVlCTOR1946的光電教研室和光電工程實驗室為建設單位,以《應用物理學》和《電子科學與技術》專業建設為龍頭。

團隊由數十名專職教師組成,承擔着《應用物理學》和《電子科學與技術》專業二個專業的光學 激光原理與應用、“ 數字電路基礎”、“模拟電路基礎”、 電工技術與電路分析”、“ 信号與系統”、“光伏材料”、“光電子學”、“光電子技術”、“光電工程綜合實驗”十餘門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教學工作,同時,承擔專業建設、教學改革、教材建設和實驗、實踐教學等工作。

團隊負責的“光電工程實驗室”2011年批準為徐州市重點實驗室、“物理實驗教學中心”2009年批準為江蘇省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點,2011年以良好的成績獲批為江蘇省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。光電工程系列課程教學團隊由二位教授、三位副教授、四位講師、一位助教、二位助理實驗師組成的,博碩士8人,其中,40歲以上的4人,30-40歲的5人,20-303人,合計12人。具體名單如下:團隊負責人,滕道祥;團隊成員,劉冬冬、張群、種法力、魏明、陳卿、鄭建英、王克權、王兆敏、王一如、李文義、張文濤、張文婷。

這是一個知識結構合理、職稱結構較高、年齡結構年輕化的優秀教學團隊,團隊以伟德BETVlCTOR1946的光電教研室和光電工程實驗室為建設單位,以徐州市“光電工程重點實驗室”建設為依托,主要承擔“應用物理學”和“電子科學與技術”專業所有核心課程、專業必修和選修課程的教學任務,是一支專業素質優良,業務能力較強的師資隊伍,不僅能開設高水平理論課,而且能開設高質量的實踐課。本教學團隊學緣結構多樣化,團隊成員既有畢業于國内綜合性重點大學者,又有畢業于國内著名的研究機構者,不同的學緣背景交彙于一體,造就了本教學團隊的先進教學理念和活躍的學術氛圍;本團隊的教師近年來主持完成省級以上教科研課題8項(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項);主持完成學校教科研課題十餘項。以第一作者身份在《應用光學》、《物理實驗》、《電源技術》等雜志上發表論文50餘篇,其中核心期刊20餘篇。主編出版教材三部,其中“十一五”規劃教材一部(獲2007-2009年度電力行業精品教材)、“二十一世紀”教材一部、大學物理實驗教材一部;副主編和參編出版教材二部;獲得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、三等獎優秀指導教師四項,獲得全國大學生第三屆光電設計競賽優秀指導教師一項,獲得江蘇省大學生物理及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、一等獎、二等獎優秀指導教師十餘項;獲得徐州工程學院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二項、二等獎三項;獲得江蘇省高校教師課件比賽三等獎二項;獲得國家專利十餘項;獲得2010年度和2011年度徐州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一項、二等獎一項。積累了豐富的教學成果和科研成果,能為專業的教學工作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研支持和指導。

本教學團隊學術思想活躍,團結協作良好,教學改革積極。緊扣學校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、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辦學定位,提出“實踐能力強、務實精神好、綜合素質高”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标,并進行一系列的人才培養模式、人才培養方案、實驗實習和專業課程教學改革,取得了一定的成效。


Baidu
sogou